春分以来,晴多雨少。蒋家常有媒婆上门,给松年说媒,陈蓉心动,对丈夫说:“松年都二十了,该娶亲了。”
蒋贤说:“我去趟石墩头,在镇江考试时,和王凯达有过儿女结亲之约呢。”
“以前的戏言还当真?”
“万一人家当真呢。”
“日久人情淡,人家可能早忘了。”
“万一人家没忘呢,我不能失信于人。”
“你为朱毛子的事去丹阳,你和王凯达不是见过面吗,没说儿女结亲的事?”陈蓉问。
“那次忙忙叨叨,只想公事,没说私事。”
“去就去吧,可是也得人好才行,不能为了讲信用,捡到篮里就是菜。”
“那当然。”
石墩头离何家庄十二里,蒋贤早上八点多动身,十点半就到了村前。
他看见一个头戴草帽的人,正在菜地里浇粪,粪尿的臭味随风飘来,蒋贤站下看那个人,那个人也抬头看他,瞬间,互相都认出来了。
“蒋兄!”
“王凯达!”
“今天什么风呀,把你吹来了。”
“现在刮的香风呀。”
“你等会儿,我把小半桶粪浇完。”
蒋贤站在田埂上,看着王凯达从粪桶里,盛出一勺勺粪,分别浇到一棵棵白菜的根部。他又转头看看石墩头村,五六十户人家,有砖房,有草屋,散落在方形的村基地上,远看像走开了的一盘棋。
王凯达浇完粪,挑起两只空粪桶,右手搭在扁担上,从菜地上来,沿着土路,和蒋贤并肩往村里去,蒋贤说:“你这么大岁数还干活,还干挑粪浇粪这样的重活脏活。”
“人活着,总得干点什么,歇着不动难受。我喜欢劳作,平时种点菜,养点鱼,自己吃不完,送给村上人家,人家高兴,我也高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看你们村方方正正的,这是石墩头村名的来历吗?”
“可能是吧,反正村子远看是方方正正的,像块大石墩头子,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讲来听听。”蒋贤饶有兴趣地说。
王凯达眼睛看着前面土路,边走边娓娓道来:从前,村上有一个放牛郎,和瞎眼母亲相依为命。他家里很穷,只有一间茅屋,用土坯砌的墙,连下几天大雨,土墙就会受潮坍塌,房子就会倒下,雨停天晴,就得打土坯补墙,很伤脑筋。
有一次放牛时,他碰到一个白胡子神仙,神仙要送他一条鞭子,告诉他这是一条神鞭,再狂暴的牛,一鞭子打在身上,那牛的凶猛狂暴劲,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这里的牛,没有凶猛狂暴的。”放牛郎看着神仙说。
“神鞭还可以鞭泥为石,泥土做成的土块,用神鞭打一下,就变成石头了。”白胡子神仙又说。
放牛郎笑了笑说:“这倒有用,石头不怕雨水。”
“是啊,你家土墙老是坍塌,你回去,用泥土做六十块杌凳大的土块,做好后,用鞭子一打,就变成石头,这鞭子可打六十下,有六十块大石头,够你家砌两间石头房子,以后下大雨,就不用担心墙塌房倒了。”
“谢谢你!”放牛郎接过鞭子,白胡子神仙不见了。
他想,村上刚好六十户人家,不如给每家做一个放在门口,可当凳可当桌,可乘凉可晒东西。
放牛郎想到做到,在每家门前用泥土做一个土杌凳,三尺见方,做好后用鞭子一打,变成了石头墩。因为每家每户门外都有一个石头墩,村子就被称为石墩头村。现在村里还有几户人家,门前有方方正正的石头墩呢。/
“放牛郎人小德高。”
“是的。”
“凯达,你有几个孩子啊?”蒋贤问。
“一个半季节,八个。”
“什么意思?出生的月份?”
“是出生的月份,也是个性。大儿子和大女儿二月生日,性格也像春季,比较温和;二儿子生于芒种,喜欢忙忙碌碌,很勤快,二女儿生于白露,对人不冷不热;三女儿生于惊蛰,一惊一乍的……”
“有意思,几男几女?”
“五男三女。”
“大女儿多大了?”
“今年16。”
“说下人家没有?”
“还没有。”
说话间,二人已走到家门口,大女儿从屋里出来迎接父亲,王凯达介绍说:“这是皇塘何家庄的蒋伯伯。”
“蒋伯伯好。”大女儿微笑着打招呼。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