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 教子义方(2 / 2)

长天万里 洪起 3258 字 7个月前

“我看得见,我眼睛好。”寿海有些自豪地说,他仰头看看母亲,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忽闪着,像夜空中两颗明亮的星星,王燕手摸着儿子纯真善良红扑扑樱桃般的脸颊说:“睡吧,大牯牛吃了草也睡了。”

过了一会儿,儿子睡着了,发出了轻轻的鼾声。王燕却睡不着,她让穆根走了,不知嗾使穆根的人会不会就此罢手,会不会再干出伤害自己和儿子的事。

每年立冬以后,大雪之前,蒋家都要叫石匠上门,把大石磨修凿一下,使磨钝的棱角变得锋利,把磨平的石槽凿深些,让村上人家磨过年米粉面粉时能轻快一些。

小雪这天,王燕让明孝去余家村请金石匠来修凿石磨。明孝说:“过一年不凿没事,就省省吧。”

“磨了一年,哪能不钝?钝了,磨起来费劲,你有事,我去叫。”/

“我是觉得家里没钱,能省就省。”

“两个人凿两天,花不了多少钱,你去吧。”

明孝吃了早饭动身,中午就回来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明孝找了几个力气大的男人,刚把上半扇石磨翻过来搁在地上,金石匠和徒弟就背着工具包来了。师徒二人进门,拿出锤子錾子就叮叮当当干了起来。

石磨一面分八瓣,每瓣十二条斜沟,越向磨心越深,越向边缘越浅,磨了一年,磨损还不小,有的地方都磨平了。师徒二人一手拿锤子,一手扶钢扁錾,那凿缝的样子,如木匠凿木头,如牛犁地。锤子很听话,每一次敲打,力度恰到好处,錾头也配合默契,在石槽中匀速前进,在悦耳的叮当声中,在烟尘和火花中,石齿棱变得刚直锋利,石缝槽在一点点加深。

寿海去看了一会儿回家,对系着围裙在厨房切肉的母亲说:“阿娘,你早上说的谜语我猜出来了。”

早上洗脸时,王燕说了一个谜语:两块圆石轮回转,路在脚下走不完,雷声阵阵轰隆隆,雪花飘飘不觉寒。

“是什么呀?”王燕问。

“是磨米粉。”

“去看石匠修磨,有什么想法?”

“石匠有本事,石头那么硬,石匠凿起来,像收旧货的人敲麦芽糖。”

“还有呢?”

“还有什么?”

“稻从种到收,再变成米,米再变成米粉,要经过好多时间,要经过好多工序,要好多人辛苦劳作,一日三餐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要尊敬种田人,要尊敬工匠。”

“阿娘,我知道了,我会爱惜粮食的。”

王燕摸着儿子黑头发的小脑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雪花飘飘新年到,家家户户准备过年,村上人家忙着掸尘、买年货、贴春联、捉鱼、买肉、磨豆腐、炒花生瓜子、蒸馒头团子,条件好的人家还要杀头猪,不时能听到猪的惨叫声。

除夕的早上,爆竹声便东一声西一声的响起来了,往年吃了早饭,蒋家的八仙桌上摆个黑漆的铁皮钱盒子,里面有二十几块大洋。当家人哪里也不去,什么事也不做,手里抱个紫砂壶,坐在八仙桌前,边喝茶边等村上十几户贫困人家来拜早年,寒暄几句给两块银元,让来人高高兴兴拿了回家买年货。松年住街上的两三年里,此事王燕代理。

如今家境败落,外面欠了债,王燕还是按照惯例把黑漆钱盒子摆在枣红色八仙桌上,准备有人来拜早年,便给一块银元,给人道一个歉,说今年只能意思一下了,不能让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她开了大门,边做家务边等人,可等到太阳快居中了,还没有人来。她赶紧把钱盒子拿走,摆上饭菜,燃香点烛敬祖宗。在敬祖宗时,她给松年也摆了一副碗筷,让儿子给死去的父亲磕三个头,儿子不愿意,王燕说:“他有错,也是你的父亲,头还是要磕的。”

下午还是没人来拜年,王燕明白了,是村上人家体谅她借债赎田没钱了。她决定晚上给人家送钱,寿海不愿意,噘着嘴说:“人家没来就算了,我们家现在也没钱了。”

王燕说:“我们家没钱是暂时的,麦子收上来就有钱了。一个村上的人,要互相关心。”

吃了晚饭,王燕领着寿海,按照往年的十几户人家,一家一家去送钱,关门睡觉的人家便从门下边把钱塞进去。

庄路根家孩子都上床睡觉了,夫妇俩在把一条小鲤鱼用细绳串了往房门框上挂,让孩子初一开门便惊喜大喊:“有鱼!有鱼!”这是为了讨一个新年有余的口彩,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能好一些,庄路根说:“寿海娘,你家现在正难,别客气了。”

“老规矩不能破,没有多有个少,我要说声对不起,今年只能给一块了。”王燕和善并带点歉意地说。

“你家自己都借钱赎田了,这钱我不能要。”

“我赎田的钱是从娘家借的,晚两年还没事的,我祝你家明年吉祥如意有好运。”王燕说完,放下一块银元,拉着寿海的手去下一家。

母子俩送完最后一家,从大塘河边走回家。天黑,看不到河里的鱼,看不到苍穹的倒影,看不到村上睡着的人们,看不到村上那些已经永远睡着的人们。

正月里,人们兴高采烈地过年,走亲戚,孩子们凑在一起玩打铜钱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在门前场地的中央放一块一尺见方的青砖,每人放一枚铜钱或铜板在方砖中央,在场地边上划一道线,隔三四丈距离,再画一道线,大家站在第一条线外,手持铜板抛向第二条线,离线最近者第一个打铜钱。离线最远或出线者最后打,但他有一个权力,确定打铜钱的位置和码放铜钱。

他根据打铜钱人站的位置和习惯,在方砖上的合适位置码放好铜钱或铜板。铜钱或铜板码好后,按先后顺序开始打方砖上的铜钱或铜板,打出方砖的铜钱或铜板,打者拿走。

寿海打铜钱总是赢多输少,他视力好,扔得准,常是第一个打,常是一下子打掉方砖上一多半铜钱铜板。时间一长,小伙伴们便不带他玩,他只能在一边看热闹。

这天中午,寿海拿了两枚铜板回家,开心地对母亲说:“娘,我捡到两枚铜板,他们打飞到草丛里了,他们找不到,我老远就看见了。”

“是谁的?还给谁?”

“我是捡到的。”

“捡到的也是人家的,不是自家的东西,掉在手心里也不能拿。村上人家多数比我们家穷,挣一个铜板也不容易,富人要帮穷人,不能沾穷人便宜。”

“有的人对我们家也不好。”

“被子不暖和,是被子不好,还是自己身体不暖和?自己身体暖和,被子也就暖和。你对人好,人也对你好,这是互相的。”

寿海还是有些不愿意,捏着铜板不动身,王燕严厉地说:“我说话你不听,中午饭别吃,什么时候把铜板还给人家,什么时候吃饭!”

“我还。”寿海出门,把捡到的两个铜板还了。

儿子把铜板还人,王燕心里才踏实。她觉得,菜不是一天长大的,人的品德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必须从小事做起。

吃晚饭时,王燕对儿子说:“你还给人家对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多少都不能拿。”.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