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九 火烧篱笆墙(2 / 2)

长天万里 洪起 2445 字 7个月前

“别瞎说,我来背你。”

“你也挺累的。”

“背你的力气还有,来吧。”

他背起包洪坤,沿着土路往回走,走到陈官塘边,公鸡开始啼鸣,东方已现鱼肚白。明孝累得腰酸背痛,比干一天农活还累,全身都湿透了,衣服上有汗水,还有包洪坤流下的泪水。

明孝回到家,村上人都夸他,王燕也表扬他说:“你不简单,队长当得不错。”

明孝有些闷闷不乐地说:“我连大壮也不如,它还咬死一个鬼子呢,我只杀了半个汉奸。”

“哪半个汉奸?”

“我把周保长骗出来,要算半个吧?”

“你还烧了鬼子十里竹篱笆墙呢,你比大壮强。”

明孝憨厚地笑了笑说:“火真厉害!我要变成火就好了,把鬼子和汉奸全烧成灰。”

“你要变成火,穿什么衣服,睡什么床,你家的房子还不烧掉。”

“我随口一说,我只是想杀鬼子。”

“杀鬼子你不怕啊?”

“头一次怕,就像女人生孩子,第二次就不怕了。”

王燕沉下脸说:“哪个女人告诉你的,油腔滑调的话,跟谁学的?”

明孝不好意思地笑笑,腼腆地说:“我去挑水了,今天水缸的水还没挑呢。”

1945年的5月,梅雨似乎来早了,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还没打道回府的迹象。太阳难得一见,天老是阴沉沉的,风也少了,风也小了,好几天树头都不动,密密的雨丝从天空直直的落到地上,如缫丝厂的生产车间。低洼处水满了,往更低处流去,“哗哗”的水声在村边田间响着。

这一天上午,明孝吃了早饭,手里拿根三寸长的干草茎,站在门口剔着牙缝,看外面的树和天。土场边的树湿漉漉的,树叶随风摆动,水珠在树叶间跳动,从一片树叶滑向另一片树叶,最后落在地上,跟着小水流,流向田里沟里河里。他看看塘里有些浑浊的水,犹豫着穿不穿蓑衣去麦田排水。

张队长打着把油纸伞来了,看到明孝高兴地说:“我又要找你了。”

王燕走到门口,打招呼说:“张队长来了,进屋说话吧。”

“脚上有泥,不进去了。”张队长卷着裤腿赤着脚,脚背上都是泥水,他收起雨伞,笑着说,“我又要给明孝派活了,你没意见吧?”

“没意见,又不是给你干私活,就算是给你干私活,我也没意见。”

“鬼子快完蛋了!”张队长精神振奋地说,“常州到金坛的公路上,就剩下皇塘一个据点了,我们准备拔掉它。”

“好啊,省得祸害老百姓。”

“不过难度不小,鬼子拆了的三个据点有三十多个鬼子转到了皇塘。除碉堡外,在荆家祠堂里加了一排房子的兵营,打据点要先拿下碉堡这个制高点,再打鬼子兵营。得有个人进去做内应,正好这两天鬼子碉堡里的厨师病了,要找个厨子替两天,想让明孝——”

“我没学过厨子。”明孝忙摆摆手,神情有些为难地说。

张队长笑着说:“我还没说完呢,是让你当小工,给大庄村的庄厨子打个下手,明天上午在西街剃头店碰头,有人领你们进碉堡。”

“这能行。”明孝咧嘴一笑说。

第二天,淅淅沥沥的雨不下了,多日不见的太阳出来了,又红又圆,让人看了亲切。阳光照在潮湿的房上、树上、地上、积水上,有阳光处都闪着光亮。

荆家祠堂东北边的巫记剃头店开了半扇门,门前搁着一副厨子的担子,在前后两个大竹筐里,分别放着锅碗瓢盆、菜刀、铲、勺等烹饪工具,五尺长的毛竹扁担架在两个大竹筐上面。厨子庄景深剃了个光头,坐在靠门的板凳上,跟剃头匠巫山河说话。

张队长和明孝一前一后走进屋,明孝摸摸有些长的胡子说:“麻烦巫师傅给我刮刮脸,下次上街给你钱。”

“鬼子剃头不给钱,打鬼子的人剃头刮脸,我更不收钱。”巫山河用锋利的剃刀给明孝刮了脸,又用剃刀把头发刮掉,露出光亮头皮。

张队长开玩笑说:“嗨,巫师傅从下剃到上,明孝从上亮到下,晚上打鬼子看得清楚。”

明孝摸摸光头,憨厚地笑着说:“亮不管用,火才有用,能把碉堡烧掉。”

庄厨子摸摸胸口说:“第一次给鬼子做饭,有点紧张,我这心里老是砰砰跳。”

巫山河笑着说:“心跳好,不跳倒不好了。”

张队长神情严肃地说:“别怕,你们就是做饭,该干什么干什么。木村老家有个灯笼节,时间是明天,他要在碉堡上挂灯笼,在碉堡里设宴。张厨子闹病,木村让皇协军的吴排长找人替他,这正是个机会。明天晚上行动,听小学堂的钟声,敲三下停一停,再敲三下,你们听到钟声,把对着祠堂的北门打开就行了,其他的事不用你们。吴排长的工作我们都做好了,有事他会帮着周旋。”

庄厨子还是有些担心:“吴排长靠得住吗?别把我们出卖了。”

“放心,我和他说了,我说汪精卫和李士群那样的大汉奸,日本人都把他们弄死了,别的人就更没好下场了。日本人快完蛋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早点弃暗投明才有活路,他知道形势,他答应了。”

巫山河看一眼门外,高兴地说:“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皇协军排长吴有德走进门来,身穿黄军服,三十五六岁年纪,瘦长的身体,狭长脸,脖子也长,说话时,鸡蛋黄大小的喉结上下活动着。.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