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任锦……林还是年?(2 / 2)

这四个字连同唾沫星子,几乎是直接喷到崔健脸上的。

崔健冤枉得不得了,走过去跟任锦年吐槽:“我又没在说他,他来什么劲儿啊?”

任锦年眼神却有些晦暗,把手里的一份报纸递给他:“她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崔健接过来看,是市报一篇关于孙希希的专题报道《巾帼风采,致了不起的她》。

光这标题就是树立模范典型的风格!

他再一看,刚刚那些人说的什么智斗恶霸社长,什么高唱国歌走向活埋坑,什么算经济账清除巨贪……

全在上面!

崔健愣了,脑子里全是“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这四个字重复的力度还一遍更比一遍大!

是啊,怎么可能?!

他越看那篇报道越觉得离谱,再抬头望向任锦年。

大约是年少得志的缘故,他这个同事向来脸上都是有些清冷自傲的,可这一刻,他竟眼帘半垂,神色沮丧。

任锦年这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孙希希?

不知怎的,崔健心里竟生出一分同情来。

但更多的,还是不可置信。

他有了个合理推测,过去按着任锦年肩膀安慰:“应该是钱,肯定是钱。”

任锦年有些茫然地望向他。

崔健进一步解释:“她亲爸以前不是富甲一方的资本家吗?就算后来败落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收买这些穷地方的人为她歌功颂德,足够了!”

说着,他还下了结论:“官场的事你还没听说过?有些人明明没有政-绩,编也要给自己编出政-绩来。她不过是又一个想靠编故事成名的人罢了。倒是比她以前只想着嫁人,要聪明多了。”

他又拍了拍任锦年的肩膀:“幸好你跟她吹了,这么奸诈狡猾的女人,结了婚你可伏不住她!”

任锦年却长长吁出一口气,幸好不是她比他强……

他整了整衣领,只是编了个故事,那他就还是配得上她的。

***

孙希希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就去农村信用合作社咨询了相关事项。

然后快速到公社办理了相关证明手续,再返回信用社继续办贷款。

这个时期的信用社都是国营性质,主营业务就是配合农村农业建设和工业化历程而发放贷款。

孙希希手续齐全,办的又是开荒增新农田这种政府极为重视的农业建设项目。别人贷款还需审核一周,她是柜员直接就跟着她去了松山坡,现场勘查评估项目可行性。

等看到现场热火朝天的干活景象,井然有序的秩序,还有那才不到两天时间就开出来的数亩生地,柜员赞不绝口,回去就通过了她的审核,直接报领导签字了。

孙希希贷得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刚好一万元。

得到“不出其它问题,最多两天,贷款就能下来”的答复,她满意地辞别了营业员。

至于买来的农垦58的种子,当然也不能就这么堆放在傅家。

她很快就去找了生产一队的队长,跟他商量:“反正你们也要播种育秧,能不能帮我们铁娘子生产队也整活一下?我付钱的。”

要是换作数天前,一队队长肯定要笑话她了。她连个队员都没有,还敢自称生产队?

可现在,开荒的人有了;松山坡他也去看了,开得有模有样的;伙食问题也解决得挺好;听她说,申请的贷款也快下来了,后续的发展也不成问题了。

一队队长也是个庄稼老把式了,四十多岁的汉子,看着面前这年轻女娃娃,眼里都不由满是钦佩。

他这个队长都当了快十年了,可要让他去管松山坡开荒的事,他还真不一定能搞得下来。

但佩服归佩服,困难他也得讲:“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一亩地播多少种,育多少秧都是有定数的。我要同时给你们把这项工作包了,那就得影响我们队自己的产量了。”/

孙希希笑道:“孙叔,现在不是已经不时兴直接播种了吗?都是先用苗床旱育壮苗长根的。等你们的秧苗长好,可以往水田里插秧了,你再帮我们队育呗。碍不着你的正事的。”

又说:“孙叔,你看咱们都是一个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你就不帮帮侄女?”

孙叔被她说动了,沉吟着:“那你可得想好了,在我们后面播,你时间可就得晚半个月了。地里的肥也肯定不如头一茬播种时那么好。”

孙希希:“那也比把地开出来,错过播期,让它荒一季强。”

所以你说她能不急吗?等开荒完成,再对苗床进行特殊整顿和施肥,再到播种育秧,一系列动作做下来,春播早就结束了!

还不如找别的生产队帮忙,把育秧的时间节省下来。

至于地里的肥不够,她把播种育秧的总工钱开到了200元,孙叔马上笑得牙豁子都露出来了,答应一定帮她解决好这个问题。

等她从一队队部办公室出来,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到有人凉凉地出口质询:“听说你买了不少农垦58的种子?你难道不知道,你们这边更适合种矮脚南特号?”

孙希希回头:“噢,任锦……”

林还是年?

任锦年脸色有些难看。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