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陛下共乘一骑去新院子的途中,马儿慢悠悠晃着尾巴往前。幺平带着两人遥遥在前开路,闫敏陆捷则落在身后十米开外守卫。
元良良靠在陛下怀里,不时仰头看一眼陛下的脸。她怕因为她是贵妃,陛下才在人前维护她,而不是发自内心。
一旦有了芥蒂,两颗心就会远,然后越来越远。
她不想。她希望她的相公能永远是她的相公。要是不能,不如让她上吊得了!
“九岁那年,我第一次翻墙出去玩,从墙上掉下来,被路过的金昌救了。后来好几次金昌都会到那个墙角等我,给我带好吃的,带我村里村外各处玩。他是很好的大哥哥。他除了是大哥哥,再没有其他,相公可不要误会。”
陛下一时没说话,元良良等得心焦,忍不住又抬头看他。
陛下与她对视,问:“要是良儿一直留在此地,良儿可会和金昌在一起?”
“那当然是不会的。”元良良给他一个“你在想什么呢”的表情,“那是刚好爹爹来接我,要是不来,我也早想过带着娘亲和春雨浪迹天涯去。我才不要一辈子被困在此地。”
陛下瞅她小脸都被气红了,打算等她消气一点再问。于是过了片刻,陛下瞅一瞅她的脸,问:“要是为夫在此地,良儿还会走吗?”
陛下由人度己,想到皇宫与此地也没有区别,总归都是关着贵妃的一处牢笼。她不接受金昌的缘由是不愿困在此地,那在她九岁那年,接住她的人不是金昌,换成他呢?
元良良当然听懂了陛下的话,她苦大仇深仔细思量,陛下越等越心寒。原来贵妃也不会为他停留,那他和金昌岂非没有区别?难道这八年来……/
陛下胡思乱想之际,听到她开口问:“要是我带着相公一起浪迹天涯,相公会随我去吗?”
陛下望进她眼里,回神后问:“不会带金昌,但会带我?”
元良良:“当然。”
陛下放下心,也回:“为夫也当然。”
两人默契相视而笑。
虽然陛下不是金昌,用脚趾盖想都知道,如今他也不会随她浪迹天涯,但听到陛下的话,她还是很满足就是了。
陛下心里也畅快,他就知道,在贵妃心里眼里,他最重要。那什么金昌,和他比?下辈子吧!
不,下辈子都没可能!
她看陛下一点不介意,于是放心大胆的和陛下说起她住在元家时的一些事。
“刚来的时候,她们让我和娘亲睡柴房,被子又薄又臭,门还关不严实,而堂哥他们睡的床又大,棉被还暖和,我当然找她们理论,结果都不搭理我。晚上实在太冷了,娘亲就给我生火取暖,忘了灭掉,才烧起来的。还好我们闻到糊味逃得快。但因为这件事,大伯母和二伯母她们就更讨厌我们了,还说是我故意放火烧她们。”
“剪掉晾衣绳是真的。但那是我故意使坏吗?的确,是我故意的。但谁让她们逼我给她们洗衣服,逼我给她们烧火做饭来着?可怜良儿这双手,要不是后来凤满楼的姐姐们匀我一些雪肤膏,哪有今日这般又细又白。”
“她们又要我干活,又不给我吃肉,凭什么?我偏要。”
“那个元有慧她说的有些不是真的,我可没偷她的衣服,她的衣服都那么丑,我才看不上呢。家里那么多人,还有几个手不干净的婆子,结果她就诬赖是我。她既然喜欢黄有泉,就让她嫁去吧,反正吃苦头的人是她不是我,我还能看笑话呢。”
陛下听她说了许久的话,他想着贵妃要是提出报复元家,他该怎么配合。首先眼不见为净,元家几个儿子肯定是不给入仕的,虽说这有失公平,但祁国地广人多,人才多得是,且元家的德行又能养出什么样的好儿郎。
而几个女眷,儿子无法入仕,女儿嫁得不如意,这就是对她们最好的报应了。
陛下只要想到贵妃的晕厥症,恐怕就是在元家时没得悉心照料才引发的,就恨不得把元家人拖出去打板子。
快到他们的新家时,陛下听到她唉声叹气:“不过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法,那时候太小,受了气只想着立马报复回来。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一身反骨,动不动就骂人打人的小姑娘,我要是也学学三丫头,就算心里有气,也微笑示人,想来她们更拿我没办法,也许对我另眼相待也说不定。我真是太傻了。”
到了院门前,陛下翻身下马,又将人抱下来。陛下戳戳她光洁白腻的脸颊:“确实太傻了。”
不想着秋后算账,倒是后悔起自己的所做所为。他觉得贵妃还是太心善,要换了其他女人拥有贵妃的身份,怕是早就报复回来了。
贵妃体弱,生小胖时差点难产,如今要生二胖。贵妃没事,大家都太平,贵妃若受一丁点的苦,他绝不善罢甘休。
想到此,陛下面色沉沉,凤眸寒光毕现。
由于找的仓促,他们的新家里里外外除了干净外,就剩干净了。好在陛下和贵妃都不介意。
对陛下而言,只要有床睡,有饭吃就成。对如今流落民间的贵妃来说,眼前的环境可比元家好太多太多,被子是崭新的,她也不愁吃喝,还有陛下陪着,她已是十分满足。
幺平总算安了心。眼下,只等春雨她们早点赶到,等到二皇子降生,他们回宫,万事大吉!
陛下和护卫队能够两日一夜不休息,骑马来京都城,可宫女和御医稳婆不能。虽是同一日出来,最快也得要七八日才能赶到。
...
金昌好不容易说服他娘,把六个金锭子拿出来给元家当聘礼。金锭子原先是他从鹭岛带回来的。时隔多年回家,他娘抱着他痛哭,他也愧疚,当下保证以后哪都不去在家侍奉母亲,又献宝一般拿出金锭子给母亲保管。
看着母亲喜笑颜开的老脸,金昌心里头很满足,要是元良良在他身边,他此生足矣。
他想娶元良良,但想着人都回家了,也不急一时。他是想慢慢来的,谁知当下还会有人和他抢人,还不止一人!他在别人家的媒婆登元家门后,也急急忙忙去了元家,结果被元家人轰了出来。
元家理由都没给他一个,就把他打发了,转头元家招待了施家和钱家的嬷嬷。都是一个村的,他当然了解元家两个伯母的德行。他和母亲商量他想娶元良良,这辈子非她不可那种。
金昌娘见他坚决,也知道儿子眼下的情况也娶不着正经媳妇,于是答应。
金昌又说要拿回金锭子。
这下金昌娘不干了。娶十个媳妇也用不着这么多钱,他就为了娶一个破烂货?
金昌最终还是说服了金昌娘。刚好他再次跑去元家时,元家和施家钱家闹掰了。如何闹掰的他懒得知道,他反正高兴极了。
元家被他的金锭子闪花眼,没有了施家钱家在前头,元家很痛快答应了他。
这日,算是他正式上门提亲。他穿了一件崭新的蓝袍子,身后跟着抬聘礼的人。除了六锭金子,他额外还带了提亲必备的见面礼,箱笼上扎着红绸花,这样一路过来别提多喜庆好看。
敲开元家的门,金昌喜气洋洋奉上装着金锭的钱匣。
郝氏同样喜气洋洋接在手里,秦氏抢过,又塞还给金昌。人都走了,钱货没法两讫,这要金昌娘去镇上县衙告他们,他们两家都得完。
郝氏显然也知道这点,是以秦氏不客气从她手里夺走钱匣时,她虽不甘愿,但也没冲动。
“人走了,以后你别来了。”
金昌如晴天霹雳。眼前的门即将被关上,他赶忙用手挡住,伸进去脑袋问个仔细。
金昌觉得困惑,他不明白,那个官老爷有什么好的。要不是自己,她恐怕早就被害了,而那男人呢,没有及时救她,更没有及时找她。隔了二十多天才找过来,摆明了不把她当回事。
金昌有些埋怨元良良不识好歹。
他不想找过去的,可转念一想万一她是被官老爷威胁的,那可怎么办?
他必须要救她。/apk/
金昌是问了好多人才找到官老爷新家的。元家人只知道官老爷在村里买了一院子,而村里进新人,总会引人关注。他再往外一打听,就找着了。
元良良身边没有女眷,守门的又是护卫,此事就算跟贵妃有关系,护卫也是汇报陛下。是以陛下比元良良更先知道金昌到了自家门口。
元良良正在睡回笼觉,陛下则在练习大刀,这大半月躺在床上,又接连赶了两天一夜的路,只不过小半时辰,陛下握刀的手都在抖。不过又过小半时辰,陛下觉得自己恢复如初了。
听到金昌找过来,陛下将刀递给幺平,又从幺平手里接过帕子,边擦汗边道:“准备百两黄金。”
这是他给金昌的谢礼。无论如何,金昌救了贵妃,要没有他,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幺平:“这出来的匆忙,咱们没带这么多钱,尤其还买了这院子。公子,咱们要不少给点?”
陛下当即想,这要给少了,岂不是被人以为贵妃百两黄金都不值?不过没有也没办法。
“那就五十两。”
幺平苦笑。
陛下眯眼:“三十两别告诉我也没有。”
幺平赔笑:“三十两白银成吗?看着也不少呢。”
陛下背着手站在门口,身后侧是拿着盖红布铁制托盘的幺平。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