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书记办公室的文学课(1 / 1)

扶贫小村官 微龙唐 3145 字 8个月前

初阳如液金般透过窗棂,洒在老旧木地板上,勾勒出一片斑驳的金黄。贺志强从浴室的水雾中探出头来,眼睛微眯,打量着这缕调皮的晨光。阳光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在房间里肆意嬉戏,跳着欢快的舞步,将一切都染上了温暖的色彩。它轻抚着贺志强的面庞,仿佛在低语:“快起床吧,懒虫,新的一天已经等不及要开始了!

贺志强赤着上身,水滴沿着他的发梢一滴滴低垂而下,汇聚在肩膀上,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小溪。他用手捋了捋湿漉漉的头发,任由那些调皮的水滴在皮肤上跳跃,留下一串串清凉的足迹。他扭头看向窗外,只见一朵白云悠闲地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中,似乎在和他打着招呼。那蓝得令人心醉的天空,几乎让人感到一种纯粹的幸福。贺志强深深吸了口气,让夹杂着阳光气息的空气充盈胸腔。那温暖的触感仿佛直抵心扉,让他感到无比的舒畅与惬意。

贺志强快步走出浴室,来到衣柜前停住脚步。衣柜门在他的手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在抱怨他的粗鲁。他从衣架上取下一件浅蓝色的短袖衬衫,慢条斯理地穿上。他的动作虽然从容不迫,但内心深处,一股激动的小小火苗正在熊熊燃烧。那火苗时而噼啪作响,时而窜出几朵灿烂的火花,昭示着主人内心的雀跃。贺志强抬手将衬衫最上端的纽扣一一扣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系上最后的装饰。那隐隐的兴奋之情,在他的胸口愈发澎湃。

贺志强转身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桌上整齐码放的一叠稿纸上。洁白的纸张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圣洁的光芒,似乎在向他召唤。这是他昨天刚写好的通讯稿,记录了在芝麻山村的所见所闻。贺志强的目光专注而深邃,眉头微蹙,似乎陷入了沉思。但很快,一丝满意的笑容爬上他的嘴角,像一个得意的孩子炫耀自己的作品。

回想起昨天,贺志强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山村。青山环绕,绿水潺潺,袅袅炊烟在朝阳中婀娜起舞。淳朴的村民们热情地迎接着他们的到来,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仪式上,领导们的致辞铿锵有力,村民们的掌声如雷贯耳。合作社的成立,象征着芝麻山村迈向美好未来的第一步。

那日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贺志强脑海中回放。他记得自己不停地按下快门,生怕错过任何值得铭记的瞬间。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每一个画面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情。镜头中,那些质朴的笑脸是那样真诚动人,晶莹的汗珠诉说着劳动的艰辛,还有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像一缕缕明媚的阳光,驱散了贫穷的阴霾。贺志强在快门的咔嚓声中,感受着生活的悲欢离合,体味着人间的冷暖人情。

当夜幕降临,贺志强回到镇上的驻地,立刻投入到写作中。他把白天拍摄的照片一张张导入电脑,任由那些鲜活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他仿佛又回到了芝麻山村,看到了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听到了领导们振奋人心的致辞,感受到了合作社成立时的喜悦气氛。一个个场景在脑海中交替闪现,渐渐勾勒出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雏形。贺志强感到一种莫名的亢奋,这种题材对他来说是如此驾轻就熟。主题明确,素材丰富,笔下的文字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在纸上翩翩起舞。不像那些空泛的题目,总让他绞尽脑汁也难以下笔。

当下午三点的钟声敲响,贺志强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之旅。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先列出了提纲,理清了思路,然后如饥似渴地敲击着键盘。他的思绪如泉水涌出,文思如奔腾的骏马飞驰,不受拘束地驰骋在创作的草原上。

贺志强完全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内心的激情澎湃着,指尖与键盘激烈地碰撞,溅出灵感的火花。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能看到每个字母、每个标点符号在屏幕上跃动,编织成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句子。黑夜悄然降临,但贺志强却浑然不觉,只顾着追逐那些飞舞的文字。

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字在他的推敲下变得愈发精炼,力求淋漓尽致地表达心中的感受。他不仅追求文字的美感,更追求内涵的丰富和情感的共鸣。每一个词汇都被他反复琢磨,每一个句子都被他斟酌到恰到好处。他像一位雕刻家,用文字雕刻出一个个立体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场景。

当第一缕晨光洒进窗棂,贺志强才恍然惊觉,竟已通宵达旦。他伸了个懒腰,感到身心俱疲,但内心却无比满足。这篇稿件,是他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杰作,是他对生活、对人性、对情感的一次深刻探索。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篇通讯稿,更是他内心的呐喊和情感的抒发。

匆匆吃过早饭,贺志强感到一阵阵的兴奋。他多么希望李书记能喜欢自己的这篇作品啊!食堂里人声鼎沸,叮当作响的碗筷声、欢快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生活的乐章。但贺志强无心享受这美好的氛围,他的心早已飞到了办公室,飞到了李书记的案头。

回到办公室,贺志强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稿件呈到李书记面前。这份期待和紧张交织在一起,让贺志强的双眼闪烁着热切的光芒。他知道,这篇通讯稿不仅凝结了他的心血和努力,更是他对芝麻山村的真挚祝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期待着李书记的回应,期待着这篇文字能够传递出他的真情实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

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让他如坐针毡,心潮起伏。就在这时,同事小李轻轻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惯常的微笑,朝他打招呼:"稿子写完了吗,老贺?"

"嗯。"贺志强点点头,语气里难掩自豪之情,"都收拾好了,等会就送去给书记过目。你知道吗,我为这篇稿子付出了很多心血。"

"其实像这种有丰富实际素材作为依托的题材,对我们这些老手来说还算简单。"贺志强谦逊地解释道,"毕竟有那么多生动鲜活的细节可写,比那些抽象空洞的主题容易把握多了。你要是让我写‘人生的意义‘之类的哲学命题作文,那可真是难倒我了。"

小李会心一笑,感同身受地点点头:"你说得太对了。即便是有素材可依托,把现实生活转化为动人的文字,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你需要从纷繁芜杂的现实中,提炼出最打动人心的细节,再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非常缜密的思考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一篇好的通讯稿,要做到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绝非易事。"

贺志强听了连连称是,由衷地感慨道:"写作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必须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既要准确传神,又要有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对语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驾驭力,还要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我常常在想,一个优秀的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犀利的观察力,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恩的心。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贺志强的目光又落在了桌上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稿件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却又隐隐有些不安与忐忑不安:"我昨夜已经反复推敲,力求每个字、每个标点都恰到好处,但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李书记的认可。万一他觉得我的文笔还存在生涩粗糙之处,需要大加修改,那可就太令人沮丧了……"

"别多虑了,别多虑了。"小李拍了拍贺志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李书记对你的文采是赞赏有加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定能体谅你的用心,不会要你做太多修改的。"就在这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不过,如果你实在放心不下,也可以在稿子里留几处并不太明显的小瑕疵,让李书记在批阅时有话可说,你们也能有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

贺志强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坚定的神色:"不必了,我相信自己的文章是真材实料,不需要用这种小伎俩博取好感。李书记一定能看出我的诚意和努力,给予中肯的评价。"

小李点了点头,心生敬佩。面对贺志强这种纯粹的热忱,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他拍了拍贺志强的后背,语气诚恳:"那就祝你一切顺利,希望李书记能够欣赏你的匠心之作。无论如何,有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和对文字的虔诚,你就已经赢得了我的敬佩。"

贺志强微微一笑,眼神坚定而执着。他知道,这份稿件不仅是一篇新闻通讯,更是他对这片热土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他期待着李书记的回应,期待着这份耕耘的成果能为芝麻山村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

九点半钟声刚过,贺志强便踌躇满志来到了李书记的办公室门前。他深吸一口气,脚步虽趿拉却坚定,敲响了那扇厚重的木门。"请进。"李书记那慈祥厚重的嗓音自门内传来,如一汪春水般滋润着贺志强内心深处的期冀。

"啊,志强啊,是你。"李爱明放下笔,朝贺志强招了招手,"快过来,快过来。"他的语气亲切而热情,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者在迎接自己的晚辈。

贺志强上前几步,将夹着稿纸的文件夹递到李爱明面前,动作恭谨而庄重,仿佛在进行一个神圣的仪式:"书记,这是我昨天写的那篇描写芝麻山村合作社成立的文章,您先过目一遍。"他的声音略显紧张,却又饱含着对自己作品的信心和期待。

李爱明点点头,接过文件夹,随手翻开第一页。他的目光在笔稿上缓缓扫视,如一位品茗的茶客,细细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的脸上神情越发专注认真起来,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又像一位考究的鉴赏家在评判一件艺术品。贺志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旁,内心无比焦虑,就如一个等待裁决的被告。他清楚地记得,昨夜在推敲这篇文章时,自己是如何一字一句斟酌再三,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那种对文字的执著和热爱,就像一个痴情的追求者,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情意,只为博得心上人的青睐。

可即便如此,在书记这位资深文人面前,他依旧难免感到些许忐忑不安,就像一个年轻的艺术家,第一次将自己的杰作呈现在大师面前,期盼着获得肯定,又惶惶生怯,生怕被指出种种不足。他的心情,就像一叶小舟,在期待和担忧的巨浪中颠簸起伏,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平静的港湾。

李爱明细细品读着手中的稿件,偶尔点点头,偶尔皱皱眉,神情肃穆而专注。他的眼神,如一束探照灯,照亮了文字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了其中的每一处闪光点。贺志强的心越攥越紧,宛如一个被老师留堂的孩子,只盼望着老师尽快开口,无论是表扬还是责骂,都比这种揪心的等待要好受些。他的手心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李爱明的反应而不断变化,时而紧张,时而期待,时而自信,时而怀疑……那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就像一幅抽象派的画作,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就在这时,李爱明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稿件,抬起头来,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他温和地摆了摆手,开口赞许道:"写得真好啊,小贺。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有如此了不起的文采,我由衷地钦佩你的才华和上进心。"

听到这番夸奖,贺志强浑身一震,内心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连连感激地点头。李爱明的赞许对他来说,就如同一个艺术家终于获得了大师的认可,让他感到无上的欣慰和自豪。

他的脸上露出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双眸里闪烁着获得肯定的喜悦:"多谢书记赏识。能获得您的肯定,我实在是三生有幸。"贺志强谦逊地说,"不过,我的这篇文字,仍有许多需要修改之处。书记您先对它加以批评指正,我必虚心接受,争取在下次有更精进的作品呈现在您面前。"

李爱明微微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文笔流畅,内容充实,没什么大的遗漏和疏失。当然,要臻于完美,总有些许需要打磨的细节。不过,这已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他顿了顿,目光如有所指,"写作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透过浮光掠影,领略事物的本质,并用心灵之笔将这种领悟娓娓道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你的这篇文字中将芝麻山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尤其是你对付平在芝麻山如何突破重重困难带领村民成立药材合作社的所作所为,很真实的刻画展现出来了。你的文采确实出众,但更可贵的是你对写作的那份执着和专注,这才是成就这篇文章的的根本所在。"

贺志强听了,羞涩地低下了头,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李书记的赞许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也坚定了他对写作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充满阳光的大路上,只要坚持不渝,定能走得更远。

志强听了,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他深知,这番话不啻于李书记对他文字功底的最大肯定。能获得这位老师的认可,实在是他求之不得的荣耀。

"不过,书记,您老若是有什么需要修改之处,还请务必指出。"贺志强诚恳地说,"我一定会虚心接受您的意见,努力学习,不断精进。"

李爱明点了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那份稿件,在上面标出几处:"这几个地方,你用词稍嫌生硬,建议修改一下......"

就在这时,李爱明突然话锋一转,脸上泛起一丝狡黠的笑意:"你看,在第三段的结尾,你写到‘炊烟袅袅升起‘......

贺志强心中一惊,暗自懊恼起来。果然,李书记还是发现了自己的疏忽之处。他不安地站在那里,暗自希望李书记的批评不要太严厉。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爱明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哑然失笑:"这个‘袅袅升起‘用得太多了,你可得注意不要东施效颦、生搬硬套啊。年轻人啊,要勇于创新,用新鲜独特的词语来描绘事物,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更加生动有趣。"

贺志强愣了愣神,继而会心一笑。原来李书记只是在开玩笑,故意拿"袅袅升起"这种陈词滥调来打趣自己。他顿时释然了,心头的那份忐忑不安全数烟消云散。

"是啊书记,您说得很有道理。"贺志强诚恳地说,"我会更加注意用词遣句,力求创新别出心裁。只有这样,文字才能充满生命力。"

李爱明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重新露出慈祥的笑容:"很好很好,你有这个自知之明就再好不过了。希望你继续努力,用心创作,定能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贺志强郑重地点头答应,内心无比坚定。他知道,自己正踏上一条充满阳光的大路,只要坚持不懈,定能走得更远。

就在这时,小李匆匆走了进来,看到贺志强和李书记面对面站着,不禁讪讪一笑:"啊,打扰到书记您了。我这就出去......"

"没关系没关系,进来吧。"李爱明笑着摆摆手,"我们已经谈完了。贺志强的这篇稿件写得很不错,你可以向他学习学习。"

小李连连点头,诚恳地说:"是啊,志强的文采实在了得,我们都很钦佩。"说着,他转向贺志强,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贺志强被两人如此夸奖,不禁有些局促起来,连连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李爱明哈哈一笑,拍了拍贺志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谦虚是好的,但也不要太过自卑。你现在已经有出色的文采了,关键是要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勤加钻研,方能愈发精进。我有信心,总有一天你定能成为我们镇乃至县里的第一笔!"/apk/

贺志强心头一热,重重地点了点头。李书记的这番话犹如一记火炬,再次点燃了他内心对文字事业的无限热忱。他知道,自己的写作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但只要怀着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定能不断进步,最终抵达理想的巅峰。.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