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154集
门“哐当”一声被撞开,刘荣荣裹挟着一身寒气闯入,看到屋内两人,眉头瞬间拧紧,像两把锐利的刀,一脸黑线怒声呵斥说:
“小敏,跟我回去,你糊涂啊,他能给你啥好日子过吗?”
刘荣荣的目光扫向张锦福,满是嫌弃,她含辛茹苦的接妹妹,来兴隆县城学习服装裁剪,见不得刘小敏往火坑里跳。
她本想把三妹小敏介绍给,在兴隆县木器厂当车间主任的刘良贵的弟弟刘良玉,因为哥哥是车间主任,弟弟刘良玉在车间当技术工人,家就是兴隆街里中央村的人,有房子有地,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她回想着刘良贵的媳妇来做衣服时的情景,闪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那是刘良贵的媳妇刘嫂子,来到服装加工门市部做衣服时,看上了刘小敏长得漂亮,又有服装加工裁剪手艺。于是,就和刘荣荣提起了她的小叔子刘良玉,年龄很合适,比刘小敏大两岁,家里有房子,就在兴隆县城居住,本人在木器厂上班,又是技术工人,人长得也很英俊,就是身材稍矮一点。她让刘荣荣和妹妹介绍一下,处处对象。
就在小敏的姐姐和刘嫂子商量的时候,还没等到向刘小敏开口,没想到,刘小敏却偷偷地和张锦福谈起了恋爱。这让姐姐刘荣荣十分恼火,她亲眼目睹了粮油店,在张锦福与他二哥张锦程经营时,开始还行,红火了一阵子,之后就虎头蛇尾,越来越不景气了。粮油店的兴衰她瞧得清清楚楚,张锦福在她眼里就是个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愣头青。
刘小敏慌了神,嗫嚅着羞涩的说:“姐,我……”张锦福却站起身,迎上刘荣荣的目光,一脸汗颜的解释说:
“荣荣姐,我是承包饭店亏损栽过跟头,粮油店经营的也不是很好,但我会吸取教训,今后我要努力好好干。可我对小敏是真心的,也有本事再站起来,给她安稳幸福的一生。”那挺直的脊梁似在风雪中傲立的松,风雪虽狂,根却深植。
刘荣荣冷哼一声:
“安稳、幸福?你拿啥安稳和幸福?就凭你这瞎折腾?”
姐妹俩的服装加工门市部,本是她们生活的指望,因着刘小敏恋爱这事,刘荣荣只觉德眼前的路要被张锦福搅得混沌不堪。
刘小敏咬着唇,眼眶泛红,半晌,抬起头,对着姐姐一脸祈求的目光说:
“姐!我想试试,就算跟着锦福吃苦,我也认了,也许这就是命。”
这话如平地惊雷,炸得刘荣荣心尖颤痛,她瞪大了眼,像是不认识妹妹一般的难受。
“好,好得很!那你就试试!赌你的命吧!”刘荣荣甩下这话,转身冲进风雪,背影决绝,似要斩断血缘的羁绊。刘小敏望着姐姐离去的方向,泪水决堤,张锦福轻轻揽她入怀,无声安慰。
此后,山城的老街多了两处忙碌景象。刘小敏在粮油店旁边租了间小屋,缝纫机“哒哒”响个不停,昏黄灯光下,她日夜赶制服装,纤细的手指被针扎得千疮百孔,眼底却有希望的光,每一针都缝进对未来的憧憬,盼着与张锦福携手趟出一条新路。
街那头,刘荣荣守着原有的门市部,剪裁布料时手下利落,心中却五味杂陈。她看着妹妹离去的空位,有怨有气,更多的是心疼,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只能卯足劲经营,生意场上,她学着周旋、算计成本,不让生活的霜雪压垮。
刘小敏苦苦的支撑着自己的服装加工部,以前在运师傅那里她得到了服装裁剪技术的真传,但在缝纫制作上不如姐姐做得好,她就努力边干边学,弥补这一缺憾。张锦福经常过来帮忙,当他得知刘小敏的弟弟小柱有肾病时,经常带着他去寻找民间医生,用偏方给他医治病情,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得到有效控制,肾病有了好转。
由于张锦福把心思都扑在了刘小敏和小弟弟治病身上,粮油店在无力经营的情况下,不得不关了门。
他把粮油店关闭后,让二哥回去务农,把店面改造成了服装加工部,照顾起了刘小敏和弟弟小柱的饮食起居,让刘小敏专心承揽加工服装生意。张锦福的真情换来了刘小敏的无限感激,爱情的火焰越烧越旺,两个人从此坠入了爱河不可自拔。
刘荣荣目睹了张锦福对妹妹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对弟弟小柱的关爱,不辞辛苦,求医问药,得到了救治。看见妹妹脸上的笑,刺进她心底,那些担忧与怒气在这寒日里,竟慢慢消融。她悄然转身,回店路上思绪翻涌,想着或许该给妹妹、给张锦福一个机会,毕竟,霜雪虽至,春亦不远,只要心中有暖,何惧前路风霜。
山娃在1986年2月9日春节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告知二妹妹高考再次失败,只差一分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失之交臂,又一次名落孙山。父亲决定继续让二妹妹赵小花留在父亲那里,进学校插班复习考学。二妹妹实际年龄22周岁,但身份证年龄却是20周岁,因为农转非户口缩小了两岁,还有考学年龄的空间。
春节山娃的家,在兴隆县城出租屋里临时组合大家庭,共同会餐吃了除夕年夜饭,这也是山娃在兴隆县城过的第一个春节,山娃的母亲、妻子刘荣荣、女儿小美美和大妹妹赵小云放假也回到了山娃家,再加上刘荣荣的三妹妹刘小敏和弟弟小柱,一共七口之家,共聚在朱克淳租住的房屋,其乐融融的吃了年夜饭,度过了难以忘记的在县城过的第一个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了。。。。。。
春节过后,山娃的二舅陈金杰因为会木匠手艺,在1984年,就与半壁山乡钓鱼台北沟的陆国化合伙开了木器厂,主要生产钢琴外壳、各种木器家具,兼营电锯加工收取加工费。
为了寻求木材原料,想到了山娃的父亲赵明在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工作,也听山娃说过,兴隆县政协副主席张富赠与外贸公司张连哲经理,到东北找父亲赵明联系过木材之事。所以,山娃的二舅与陆国化一起再次到兴隆,找到了山娃,说明要去东北找他父亲赵明联系采购木材,山娃给了二舅父亲的详细地址。
山娃的母亲听说二弟陈金杰要去东北找三姐夫赵明,也想去东北见见多年日思夜想的老儿子小三宝,就想让二弟陈金杰带着她一起去。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儿子山娃之后,山娃思来想去,觉得母亲的精神分裂症在药物的控制下,基本上好转了,户口也由父亲转成了非农业户口,特别是小三宝一别好几年都未曾见面,当年因为想小三宝病情诱发严重,不得不去了遵化大刘庄精神病医院治疗,山娃亲自陪床一个多月,治好了母亲的病症,维持到现在始终坚持吃药控制。这次二舅要去找父亲联系采购木材,正好把母亲带去,与父亲团聚,还能见到小三宝。所以,就同意了母亲的想法和要求,让二舅带着去与父亲和家人团聚。二舅陈金杰欣然同意,带着三姐秀兰,与陆国化三人一起去了大东北。
山娃送走了母亲和二舅以及同伴陆国化以后,工作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1986年3月,全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普查,以县统计局为主导,刘雨华副局长任工业普查办公室主任,抽调了山娃参加工业普查活动,并从兴隆县工业局所属的、县化肥厂抽调了李得山、乡镇企业局抽调了崔秀智和许翠珍,组成了工业普查办公室成员。在统计局办公室的西厢房腾出了一大间办公室,专门设置成了工业普查办公室。
刘雨华副局长,由河北省工业普查办公室、业务学习回来后,依据全国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再根据河北省工业普查办的具体安排,集中在3至4月份进行培训学习工业普查知识、制定普查范围、普查对象、普查流程、普查指标和普查进度。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工作展开了。
就在山娃工作变动的同时,小家庭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朱克淳房东家需要拆迁整改,山娃不得不第四次搬家,搬到刘良贵家的西厢房临时租住,因为刘良贵家也在革新桥二道街靠马路边居住,虽然西厢房比较简陋,但地理位置优越,大门口紧靠二道街旁边,便于服装加工。
所以,就把服装加工门市部的牌匾安装在了刘良贵家大门口,进大门西厢房一大间,没有吊顶棚,一张加宽的双人床,紧靠屋门口窗户根下摆放了缝纫机和码边机,屋地南侧墙根支起了一个裁剪兼熨烫衣服的案板。没有厨房间,就用煤油炉在门口外当院里做饭。小美美依旧在孙老太太那里看护,这时,小美美已经长到快要四周岁了。
山娃妻子刘荣荣在做服装时,老是犯困,每天昏昏沉沉的,感觉到睡不醒的样子。山娃带着妻子去县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是妊娠反应引起的困乏疲惫。
刘荣荣从医院的妇产科走出来,山娃上前急切的问:
“检查结果怎么样啊?是哪里不舒服?为什么老是犯困呢?”
“没什么大毛病,检查结果是我怀孕了!”她一脸羞涩的看着山娃回答。
“荣荣,你说的可是真的?咱要有老二啦!”山娃的声音微微颤抖,激动地赶紧上前搀扶着妻子,生怕她被摔倒似的。刘荣荣推了推山娃的手不让他搀扶,随后嘿嘿的笑着对山娃说:
“嘿嘿!别大惊小怪的,就是正常的怀孕了,我自己能走!不用扶着我!”
他们一起返回了刘良贵家,妻子刘荣荣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她本就圆润的脸蛋此刻透着母性的光辉,农业户口的她,生养孩子带着土地般质朴的坚韧。
山娃不敢怠慢,赶紧给妻子倒了一杯热水,一脸关切的递给她说:
“来!累了吧?先喝口水吧!怀孕多长时间了?这次和小美美怀孕时一样吗?”
“可不,都两个多月了,反应和怀美美那时不太一样,这会子就想吃酸的,瞧见那青杏,哈喇子都快下来了。”
山娃一屁股坐到床边,一双大手小心翼翼地覆上荣荣的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肚子,仿佛能穿透肚皮瞧见里头的孩子似的,心里头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
“哈哈哈!都说酸儿辣女,咱美美那会儿,你可是无辣不欢,这下爱吃酸,指定是个带把儿的!”他哈哈的笑开了花,一口大白牙晃得刺眼,脸上的褶子更深了,那是这些年在山城打拼落下的痕迹,却也是他为这个家付出的勋章。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