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第 118 章(1 / 1)

“哦……所以我们得让他们三个觉得你对我忠心耿耿……”

安晴云道:“没错,万幸宋许林三位都对大良朝忠心耿耿,陛下和臣要做的,只是得到他们的信任。”

“哦,那简单!包在我身上!”她把小胸脯拍得梆梆响。

安晴云笑着去摸她的头,“成与不成,还要看这次海州的事情处理得如何。”

“啊?那不成怎么办?”

安晴云眼珠转转,笑道:“不成的话,可能就会传出谣言,说陛下宠信佞臣,而当今宰相昏庸无能,整个朝廷在风雨飘摇之中,小人就会闻风而动,搅起一池浑水……”

小皇帝越听面色越凝重:“那我是不是派你派错了?我要是派别人来,失败了也不会有人想到你头上,最多就是说朕果然是个昏君罢了。”

安晴云笑道:“陛下不必害怕,海州的事情,总要解决。”

“哦……”小皇帝脸上鼓出两个包包,乖乖地点点头,“那你可要加油啊,我们两的身家性命都在你身上拴着了。”

就算是在安晴云身上拴着,她也不过是六尺多高,没有三头六臂,拴在她身上,就显得尤为不牢靠。趁着水位低的这几天,几伙民夫终于把门头村这段堤坝封上了,但明礼盘点海州府仓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不对:海州府的粮食,似乎远远不像是每年岁末盘点时交上来的那么多数目。

董是说:“明礼鼓起勇气才回来向丞相汇报的。”

安晴云哼笑一声,“他害怕什么?”

董是看了一眼头恨不得埋在胸口里的明礼:“我也不知道他害怕什么,又不是他偷的。”

明礼期期艾艾地说:“我怕……我怕丞相迁怒于我……”

董是凉凉地说:“丞相迁怒你干什么?丞相要是真的生气,应该去立刻治海中石的罪。”

老实说,安晴云只觉得这事麻烦,大概是早就知道会出大乱子,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

“哎呀结果还是粮食!”小皇帝深深叹了口气,看来她跟安晴云是一般的想法。

连小陛下都不生气呢。

小皇帝抱怨说:“这个海中石怎么回事?看来果然是确有此事,果然这就是大凶之兆!”

安晴云笑了出来:“这怎么看出是大凶之兆的?”

小皇帝眨眨眼睛:“咦?不是吗?看起来一切都是粮食的错呀?如果不是海州府没有粮食,海中石也不会想着要饿死乐州难民,也不想修堤坝,因为堤坝要人来修,人来就要额外的粮食,到时候开仓放粮,发现了粮食不够,肯定就穿帮了!”

“嗯,很聪明嘛。”

小皇帝美滋滋地说:“那是当然啦!”

明礼看见大家完全不生气,小声地问:“那个……那个……没吃的可怎么办啊?到时候大好海州,没有饭吃,落得个人相食的田地,岂不是人间地狱?到时候这些流民……”

安晴云摇摇头:“这恐怕不是最大的问题吧?今年的水来得如此之早,往年浑江的汛期还远远没到。你们说,如果九月十月,这里连个堤坝都没有,又该是个什么田地?”

董是点头说:“是呢,到时候等不到人相食呢,都被淹死了呢。”

明礼的额头上直冒冷汗:“既然如此,你、你们怎么一个个都不着急啊……”

小皇帝严肃地点头说:“就是!怎么都不着急的?”

安晴云睁大了眼睛,问:“着急有什么用?一方面多耗粮食,一方面海州无粮,我只好写信回去,请求陛下让别的州府调集粮食来海州,可一来一去,怎么也要十几天,这十几天里又要怎么办?”

董是说:“循旧例,应该朝廷出钱,收买市面上所有的米。”

安晴云道:“国库空虚,一时间酬不出那么多钱。”

小皇帝大叫一声:“什么?!国库怎么会没有钱???”

安晴云叹了口气,准备避而不谈,明礼偷偷说:“都被先皇败光了。”

“败来?”

明礼说:“先皇为了胭脂虫而发兵攻打康国,因为胭脂虫是做一种很好看的胭脂的原料,花了一大笔钱,比买的还贵。”

董是说:“先皇为了一种染紫色袍子很好看的贝壳发兵攻打贝国,花了一大笔钱,比买的还贵。”

“哦……”原来如此……小皇帝想起自己给先皇烧的限量版胭脂水粉,感觉以前自己可能完全不了解先皇。

小皇帝皱起眉头,毅然扛起责任,一只小拳头抵着下巴冥思苦想,完全没有想过大家根本不在意她的战斗力。

三个人凑在一起讨论得如火如荼,明礼说这时候应该回去找户部开会统一筹备,董是说这个来不及了应该减免海州府今年的岁入而用来收买粮食,这时候小皇帝硬挤到他们中间,严肃地虚着眼睛,挡在安晴云面前,强迫她只看自己一个人,说:“我有办法了!”

安晴云正经危坐,说:“嗯?你有什么办法了?”

董是和明礼本来叫她小孩子不要插嘴大人的事情,但看到安晴云这么认真地哄她,也只好陪听着。

小皇帝咳嗽两声,说:“咳咳,你们看这样怎么样,我们从今天开始不给现有的灾民发粮食了。”

“那怎么行!”明礼大惊小怪,“那他们不就饿死了?”

小皇帝睁大了眼睛,说:“那当然了!不吃饭当然是要饿死的。然后跟他们说,上工地干活才能换粮食,嗯嗯,就记工分怎么样?用工分兑换口粮,不然就没饭吃。”

“哇,这不是要逼到造反?”

小皇帝说:“为什么要造反?干活吃饭不是天经地义吗?他们自己的田都被水冲走了,放任下去哪还能活命?现在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只要活干得好,就会有饭吃,说不定还能把冬天的口粮挣出来,是不是很棒了?”

明礼嗤笑道:“哪有这么乱来的?明眼人一看就是一份钱买两份东西,拆东墙补西墙。”

小皇帝说:“哪里不好啦?你想想看,这么一些人,要是天天就呆着什么也不干就等吃的,那难免就瞎想,想多了就会对朝廷不利,说不定想着想着就要造反了,但如果让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他们就没空琢磨了,光想着挣口粮。并且啊,海州府哪里都不愿意接收那么多流民吧?”

安晴云说:“这倒是事实,当年的乐州流民一直受海州人的排挤,在我考上进士之后才稍微好了一点点。”

“我都差点忘了,你也是乐州出身的海州人啊。原来是这么回事,从来没听你说过以前过得这么惨嘛。”

安晴云轻笑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何必拿出来惹别人心烦?”

明礼奇道:“咦?你不也是丞相的妹妹吗?怎么……”

安晴云便笑道:“她年纪小,好久以后才出生的,且和我们家是远亲,原来住在彭州的,并不在海州。”

小皇帝吓了一跳,一激动就说漏嘴了,她刚想捂嘴巴,心想有点不对,为了不让人看出来,还是憋着不说。

她闪亮亮地看着安晴云,问:“怎么样嘛怎么样嘛?你看我这个方法,目下只要你原来计划的一半,我且问你,海州粮仓现在还剩多少粮?”

明礼摇摇手,道:“这可不对,一个劳力一天要吃米两斤,两万个人一天要四万斤米……可是光是赈济灾民,这三分之一的口粮就够了。”他干脆摸出一个算盘噼噼啪啪地打了起来,叨咕着,“十天就是四十万……现在海州仓空虚,本来就快到收获的季节,现在大水冲了良田,仓中只见少不见多,只怕几千石的米也是真的没有了……溃堤三百三十丈,底四丈顶一尺,合土方五十万另四千石,一人一天挖土五十石,备土……咦,丞相,这备土一天就能完成诶。”

安晴云笑道:“备土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要是这些从没干过的人来做工,一天挖土一半已属难能可贵,再者说,我听说有些水流湍急的地方,土放下去就会被冲走,非要用竹筐装着石头丢下去不可,你瞧瞧这附近又哪有石头?石头又要谁去运谁去采?采买工具难道不需要用钱?再说了,一群人干活,就要有另一群人保障后勤,吃饭穿衣看病住宿哪个都要照顾到,这些难道不需要人,不需要钱,不需要粮?”

小皇帝一慌,问:“那、那怎么办?”

安晴云道:“这也不是全不行,首先一时之间找不到这么多民夫,但要是按照点点的主意,马上就有人可以用,而且是一两万人可以用。其次,这么多人呆在一起,当然是担心他们闹事了,但若是有活干有饭吃,就没有那么多闲工夫闹事了,就这么办吧!董是明礼,下去准备一下,我要写个计划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