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第 121 章(1 / 1)

安晴云道:“覆湖……?覆湖应是在涉县去海州的路上。”

“马鞍湖呢?”

“西北边就是马鞍湖,不过马鞍湖现在已经不像马鞍了。”

歪嘴喜道:“我听说安大人是海州人,海州人就是明白一些。”他把桌上的水胡乱抹了抹,又倒了些新的,拿指头涂成了各种湖的形状,摆了两个碗,假托是海州城和涉县城。

“呐,这里是浑河,这里是湖水,咱们要是能想办法把这三个湖连通……”他用手把三滩水连在一起,“浑河”里的水注入了三个小“湖”,“湖”水立刻涨满,突出来的积水表面因为他的勾画而晃了晃。

剩下两人不明就里,小皇帝伸出个脑袋来看,看了半天只好问:“然后呢?”

歪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说:“还不明白吗?这就能用湖装水了呀?”

小皇帝懵懵的,“可是浑河水那么急那么多,这几个湖本来就是满的,装满了还不是要漫出来?”

歪嘴急得走来走去,说:“太平泽后面是什么湖!谁能告诉我!”

安晴云说:“……射湖?”

歪嘴一拍大腿:“对了!射湖!射湖那么大!”

他把桌子上那滩水的边边用力一抹,水顺着那个豁口全都滴到了地上。

小皇帝都要看傻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但万一射湖也满了呢?”

歪嘴说:“射湖?首先射湖比较深,最深的地方十丈有余,其次射湖水面巨大,就算来的水非常多,除以射湖的表面积,实际上上升的高度就非常地小,这比在这里修河堤不知道划得来多少!”

“……这样吗?”

歪嘴说:“我这也不是乱说的!我是异想天开,但路路通路大人说这主意可以的,路大人查了很多书,《山海经》看过没有?《山海经》里说以前根本没有这些湖,这些湖全都连成一个大湖,是浑江中间的一个大泽,叫做山间泽,只是因为水面下降,慢慢淤积,才渐渐变成了一些沼泽和小湖。《水经》上也说,以前山间泽\'泱泱不知阔几千里\',《水经注疏》上面注释说,覆湖、太平泽、马鞍湖,还有现在已经被填起来的卓湖、浅水滩、镜湖和银湖,都是一大片,\'秋水至而没焉\',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用来蓄水的,现在逐个被挖断,没法蓄水,这么多水没处可去,当然是要出事的!”

小皇帝看他忽然变得这么狂热,战战兢兢地说:“它到底为什么会淤积?”

歪嘴的气焰一下降了下去,声音也小了许多,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了。浑河在海州这里拐了个弯,之前海州一直没有很大的弯道,咱们有一件事情得知道,水要是一路流下来,那就速度非常地快,水要是弯弯曲曲,有东西阻挡,那速度就会慢很多。”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对,浑河在上游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快到冲下泥沙甚至石头也没问题,结果在这里遇到弯道,速度一下子慢下来,泥沙慢慢堆积,就会这样越堆越多,渐渐堵塞了河道。”

刘行雨这回听懂了,说:“唔,意思就是说,以后也还是会堵的。”

歪嘴急着说:“不是的!但这可是个大工程,首先要在转弯的地方修一个分水坝,把水分开,这样北边内河水缓,南边外河水急,就让南边的水冲走大部分的泥沙,北边的水就清澈一些,再引入内湖,水经过两道减速,泥沙就要少得多,到时每年派人疏浚内河,就能保证它完全不堵了,是不是很棒!”

“是挺棒……但这要修多久?”

歪嘴低头算了算,说:“怎么也要五年吧……但你想想!安大人,五年就能保它千秋万代永不发大水!今年咱们就先把四个湖全部打通,把这次的洪水挨过去,接着要是让我特派到这里来修坝,我保证五年之内修好,这事我和路大人计划很久了……”

安晴云凉凉地说:“是不是就因此怠慢了修坝的最佳时机?搞得几万人流离失所?门头村的人口都快和涉县一样多了。”

歪嘴道:“那可不是的!我们在这里呆着,问海州府要人要不来,要钱要不来,我们两个每天起早贪黑地去大堤上干活,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路大人知道这样不行,最后他决定我和他分头行动,挨个村寨通知,叫他们在村子里朝南的地方挖水塘建土墙,到时大水来了,不会一口气冲垮房子。然后再去周围的高地上躲避,这才没死许多人,这不是路大人的错。”

末了他叹了口气,道:“路大人一生对朝廷忠心耿耿,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这都是海中石的错!我躲躲藏藏,还把自己弄得浑身脏兮兮地像个乞丐,还不都是为了不被他抓了去……”

安晴云想要说话,看着歪嘴犹豫了半天,说:“……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官职?”

“下官九孔,是工部司水监的主簿。”

安晴云终于露出了松了口气的神情,说:“太好了,门头村这里你可以坐镇,我这就要回海州府里了。”

歪嘴九孔愣了一愣,“我坐镇?是要我主事?”

安晴云恐吓说:“对,出了岔子唯你是问,做不好是要砍头的。”

九孔一缩,安晴云凉凉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门头村里人见人烦的歪嘴骡子第二天就成了主管堤坝工地的大官,但他以前的狐朋狗友现在却没什么动静,小皇帝看着跟大家混脸熟的九孔,悄悄跟安晴云说:“这是昨天那个人吗?昨天不是个男的吗?”

安晴云道:“这个……我帮你问问?”

九孔现在穿上了九品的青色官服,脸上白白净净,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了,见了安晴云便以下属之礼行礼,可惜一开口还是觉得性别不明。

安晴云琢磨琢磨,说:“你怎么会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呢?”司水监主簿不过是司水监里打杂跑腿的,明礼就是从九品,按律从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上朝,因此这些小小芝麻官是根本没见过陛下本人的真面目的。

九孔道:“下官是少阴君,本来也做不了大官,习惯了。但大人你不能因为我是少阴君,就怀疑我的专业素质,这里我一定摆平它!一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能挖通这里到射湖的渠,大人放心地办别的事吧!”

车就那么开走了,小皇帝伸出个脑袋,往后看着她住了好久好久的门头村营地。

“陛下,这是舍不得走了吗?”

小皇帝才不情不愿地缩回来,说:“那是当然啦,我还没有发挥我的超能力,刚刚开了个头就没了?”

安晴云笑道:“陛下不是立了大功?想出这么个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主意,现在谁都不在乎海州是不是真的有粮,就以为捏着工分条就有吃的了。”

刘行雨气道:“还说呢!跟我想出来的方法相差那么多!我想的本来不是这样的,我想的是拆东墙补西墙,不过是拿来救急的,结果为什么到你们手里就变成能拿一年的口粮了?”

她说一句,整个身体就震一下,安晴云看着好笑,把她揽过来,搂在怀里边揉边说:“陛下是陛下,只要坐镇就行了,细枝末节的东西,就由小的们来打理就是,陛下操心这个干什么?”

小皇帝说:“我觉得你是在破坏我的乐趣,我好不容易找一件我能做的事情呢!”

她在安晴云怀里乱扭,试图伸出手来攻击她,可惜比起安晴云来,她显得就十分笨拙了,小手挥了半天也没打中目标。

安晴云并不着恼,正色规劝道:“陛下,平常大家说陛下\'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并不只是阿谀奉承,而是为帝者,必须总揽全局,不应该纠缠细枝末节。”

说得好像很有道理,配上安晴云的脸,就更有说服力了,但小皇帝还是敏锐地觉得不对,从她怀里冒出个头来,狐疑地打量着她。

“是吗?真的吗?”

“那是当然了,我骗陛下干什么?”

小皇帝努力想了想,说:“那是谁整日都在担心发的政令无法落实?”

安晴云便道:“这就是每一级官僚应该操心的事情,臣操心的只是这些官僚,并不是具体的事项,陛下不是要做个昏君吗?昏君是不该管这些的。”

这是个超好的理由,小皇帝为了保住昏君的人设,迅速放弃了纠缠这件事,浑然已经忘了本来是因为好玩的事情被人抢了才生气的。

等到她想起来这件事了,马车也已经停下了。他们落脚之处却并不是府衙什么的。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