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三仙山与牛神坊(1 / 1)

长天万里 洪起 2043 字 8个月前

说孙家有个死宝,是指他家在三仙山下的三亩瓜地,种的瓜,个儿大,味道特别的香甜,卖价比人家的高还好卖。

这瓜地是孙家祖传,是三国吴帝孙权的爷爷孙钟开辟的。传说孙钟很勤劳,在瓜田边挖一口井,打井水浇瓜,瓜的味道特别好。

他种瓜种了很多年,从来没有送瓜给人吃过,有人就说他太吝啬了。

有一天,天气炎热。瓜田边来了三个老头,都穿粗布长衣,头发胡子雪白。他们走到瓜棚,白胡子最长的老头好像要看看传言是真是假,他干咳一声,对孙钟说:“我们路过这地方,天热口渴,肚子也饿了,钱也用光了,能不能给个瓜吃?”

孙钟一听,二话没说,到瓜地里挑了个最大的西瓜,捧到三个老头面前,往板子上一放,拿起刀剖开,送给三个老头吃。三个老头张口一吃,觉得瓜确实好,水淋淋甜津津,有滋有味。吃过瓜后,伸出舌头舔舔嘴,舌头和心头都很舒服。

三个老头觉得瓜不错,种瓜人也不错,孙钟并非小气之人,决定赐他家好运。

一个老头对孙钟说:“丹阳出天子,且看白鹤飞,山下百步处,是你葬身处。”

说完,三个老头不见了,只见有三只白鹤,绕着两亩地大的小山飞了一圈走了。

孙钟回家,将此事告诉儿子,瓜地是风水宝地,等他死后葬于山下。儿子惟命是从,孙子还真坐了龙庭。孙权当皇帝后,将瓜田边的小山封为三仙山。

俗话说,象以齿焚身,木名贵先伐。孙家这三亩瓜地,一直有人惦记。三仙山北边龙家庄财主龙彪,就多次打这瓜田的主意,想把这块地弄到手,一半种瓜,一半当坟地,说不定子孙后代也出个皇帝。

龙彪长得五大三粗,脸色黑黄,两个手又大又硬,手指又粗又短,像十根短棍,打人时,一巴掌就是五个血印。他性格粗暴,睚眦必报,非常贪婪,大富了还想大贵,谁挡他道,他就要置谁于死地。

他找到孙青父亲,想用十亩水地换三亩瓜地,孙守成说,祖宗遗产不敢给人。

龙彪想用二百两银子买,孙守成也一口回绝。龙彪心想之事不成,很不痛快,气势汹汹地威胁说:“老东西!瓜田不卖给我,你要倒霉的!”

龙彪屡次碰壁,但贼心不死,想出害人诡计。他在孙家种瓜后,命伙计偷偷到瓜地里种了三十棵罂粟。几个月后,罂粟长到一尺多高,孙守成怕它与瓜争肥,挥锄欲除之。

来瓜田转悠的龙彪见了,花言巧语地对他说:“这是旱莲果,一种名贵药材,结果后你卖给我,一个果子一两银子。”

孙守成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没见过什么旱莲果,也不知道地里长的是毒品,真以为是什么宝贝,就像种瓜一样为其除草施肥。过了一段时间,罂粟开花了,花朵大而艳丽,比玫瑰牡丹还好看。

正当孙守成喜悦之时,龙彪报告了太平军。太平军禁毒禁赌,种鸦片一棵罚银五两,三十棵罚银一百五十两,种鸦片人坐牢十年。

孙守成一听吓坏了,当天晚上,就在屋后的牛神坊上,用麻绳上吊死了。人死了,银子还要罚。龙彪以为机会来了,愿意出一百五十两银子换他家三亩瓜地,可孙青母亲不肯,把十亩水田和三间磨屋卖了交了罚金。

孙家的变故发生在娶春桃之前,消息传到何家庄,有人劝蒋康退了这门亲事,另择佳婿。孙家已经败落,孙青又有点傻,离何家庄又远,旱路四十五里,水路五十三里,来去一趟不容易。

蒋康有些犹豫,凭蒋家的家境声望,凭春桃的容貌才干,就近找一个好人家,找一个好女婿,那是箩里放笆斗——稳稳当当的事。

有一天,他上街,偷偷找算命的算了一下,算命的说槐树村不吉利,槐树与坏树谐音,桃子生长在坏树上,岂能长久?春桃不宜远嫁,远嫁有三次大难,就算有幸福,也像梅雨天突然放晴,是不会长久的,这一下加深了蒋康的忧虑。

父亲征求春桃的意见,春桃说:“做人要讲诚信,定了亲不要变了,孙青有一双手,我有一双手,只要他不赌不嫖,我不奢不懒,日子能过的。”

父亲把算命先生的话说了,春桃不为所动,坦然地说:“人不是为享福而生的,有苦有难我不怕。”

蒋康见女儿态度坚决也就由她,只能在陪嫁上多给一些,除了衣服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还在樟木箱底下放了一百两银子,没想到碰上土匪抢亲,便宜了土匪。

孙守成吊死的牛神坊,是像门框一样的石头建筑,两边两根石柱,上雕牛头,一根长方形石梁横在牛脖子上。

据说,宋朝年间金兵侵犯中原时,一直打到槐树村,眼看金兵大队人马就要进村,情况万分危急。

此时,五十个牧童,赶着数百头牛来了,在牧童们的驱赶吆喝下,几百头牛奋不顾身冲入敌阵,见了金兵就用头顶、用角挑、用脚踩,金兵死伤无数,大败而逃。

此仗,有上百头牛阵亡,牛王也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些抗金战死之牛,建了个牛神坊。原来建在山神庙里,山神庙失火烧毁,重建时移到村里,山神庙建好后也没有移回去。

这牛神坊正对着春桃家后门,隔两块庄稼地和一条小河。婆婆一开后门或站在后窗,看到牛神坊,便想到死去的丈夫,就伤心落泪,有时还会大病一场。

春桃看到婆婆伤心和生病,心里难受着急,她找到村上的二司马屈培武,恳求说:“我婆婆看到牛神坊就难受,就要生病,能不能把牛神坊挪一下,挪到我婆婆在房前屋后看不到的地方?”

屈培武说:“那牛神坊可不敢动,虽在我们村,却是周围四十八村共同捐资出力所建,坊上有各村的名字。”/

春桃说:“听说是从山神庙移来的,不好再移回去么?”

“要移也可以,听老辈人说,必须到各村贴告示,见到牛,要拍拍牛身告一声,过十天,没人来说什么,没牛来村上骚扰,才可动迁。”

春桃说:“那我就去四十八村贴告示,与见到的牛说一下,这告示怎么写?见到牛怎么说?”

屈培武说:“这事谁也没做过,也就是个形式,让各村人和各家的牛知道,要移动牛神坊,要把牛神坊移回山神庙,有没有意见。具体怎么弄,你自己看着办。”

春桃上街买了十张黄纸,裁成一尺见方大小,共计五十张,请村上私塾的张先生写了告示,大意是:牛神坊居于村后,远离寺庙,不利于人们祭拜,欲迁至村前山神庙……。

写了告示,春桃拿回家,用半斤面粉调了浆糊,用竹筒装了,带了小刷子,换了新婚那天逃跑穿的厚底布鞋,前往各村去贴告示。有牛圈的贴在牛圈墙上,没有牛圈的贴在祠堂墙上。见到牛,便上前拍拍皮厚毛粗的身子,用唱歌般的声音说:“要移动牛神坊了,同意就不去槐树村,你就朝北叫一声。”

乔家村一头大黄牛,脾气暴躁,和别的牛角斗时断了一个角,看春桃穿粉色衣服,有些愠怒,用剩下的一个角来挑春桃,吓得她倒退几步,牧童赶忙紧紧拉住了缰绳。

牧童看春桃额头光滑明亮,眼神清澈,面相和善,是个好人,对大黄牛说:“你朝北叫一声。”

大黄牛很听话,抬头朝北长哞一声。春桃觉得独角牛的叫声特别粗犷洪亮,就像在大会上表态:“我同意—”

春桃起早摸黑跑了三天,走了四十八村,贴完了告示,遇见二百三十六头牛,都拍了身子,都说了话。干完这些,春桃觉得腰酸腿疼,浑身松软像被人抽掉了筋骨,躺在床上好半天起不来,伸手放鼻子前闻闻,一股浓浓的牛皮膻味。

后来的几天,春桃寝食不安,天天提心吊胆,天天到村口看,怕有外村人有意见,怕有牛来骚扰。度日如年的她,三次到山神庙烧香磕头,希望神仙保佑。

还好!经过短暂又漫长的十天,没有一个村子来人反对,没有一头牛到槐树村骚扰。

春桃脸上有了微笑,开始着手牛神坊迁移之事。她蒸了五十斤米饭,烧了八桌菜,请了二十个青壮年,忙了整整一天,把牛神坊移到了山神庙前。

移走牛神坊后,村上人都说好,有人说:“原先晚上都不敢去村北边,怕牛神坊下的吊死鬼,这下好了。”

有人说:“牛神坊先后吊死了七八个人了,这下寻短见的人也不方便了,可少死几个人了。”

还有人夸赞春桃:“真是个好儿媳妇,为了婆婆,费这么多心,吃那么多苦。”

移走了牛神坊,婆婆不再伤感流泪。春桃没了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放在瓜田和庄稼地里。

她和孙青一道去瓜地干活,锄草松土时,一人一把锄头,一人一畦,比赛谁先锄到田头。

浇瓜秧时,孙青挑水,春桃用木勺浇水,一勺一勺一棵一棵地浇,春桃往前走,孙青挑着水桶跟着。二人累了便背靠井台歇一会儿,看着三仙山上的树和鸟。

这三仙山名为山,实则是两亩多地的一个大土丘,长满了槐树杨树,还有一些矮小灌木,很是茂密。树上常有成群的乌鸦、喜鹊等鸟类,“叽叽喳喳”“呜哇呜哇”叫个不停。

瓜成熟时,有些鸟便来瓜地啄食香瓜,孙青父亲在时,都是举着长竹竿吆喝驱赶,人跑得很累,还是有一些瓜被啄食得坑坑洼洼,像癞痢头像马蜂窝。

春桃不费那个劲,瓜成熟期间,她带些碎米杂粮洒在瓜田边上和山坡下,在长竹竿上扎一根红布条,竖在瓜棚前面,风吹动布条,仿佛小旗飘来卷去。鸟有些害怕,不敢进瓜田,便在田边上和山坡下觅食,吃饱了肚子,也就不来瓜地啄瓜。

春桃最喜欢一只红蓝黑三色羽毛的喜鹊,它的尾巴长长的,春桃有时和它说话,有时清清喉咙,对它唱个小曲:

小喜鹊呀,你真漂亮,彩色的羽毛尾巴长,

小喜鹊呀,你嗓子亮,我爱听你歌唱;

小喜鹊呀,你去过哪些地方?可曾到过何家庄?

那里有我的父母,那里是我的家乡。

……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