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行义而忘利(1 / 2)

长天万里 洪起 2243 字 8个月前

远处人声慢慢嘈杂起来,一辆板车拉着棉被盖着的尸体,伴着哭声往这边来,后面跟随着一群看热闹的人们。

一个身穿孝服头戴孝帽的姑娘跟在车旁,伤心地哭喊着:“娘啊,你死得惨啊!你死了,让我怎么活啊?黑心的当铺害死了我的娘啊……”

街上的人听到哭声,都围上来看,有的跟着板车往当铺去。

板车到了当铺门口停住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把不太宽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当铺伙计出来赶人,你推我搡,争吵起来。

老板身着蓝布长衫,头戴黑呢无檐帽从屋里出来,气势汹汹地说:“胡闹什么!把板车拉走,别挡在门口,耽误我做生意!”

荆芳菲抹着眼泪说:“我娘来赎当,晚了三天,你们就不给,都是我娘心爱的东西,她赎不回来,又气又恨,回家上吊死了。娘啊,你死得惨呐,你命苦啊。”说完,她趴在棉被上嚎啕大哭,那悲声让人动容。/

人们同情荆家母女,你一言我一语的指责当铺老板。杏年挤到当铺老板面前,态度严正地说:“人家心爱的当物,晚三天,当铺就不给赎,逼死了人命,你们得负责!”

老板头一歪,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赎期已过,当然不能赎,这是当铺自古以来的规矩,都不守规矩,当铺还怎么开呢?她要自寻短见,是她自己的事,不服,可以去打官司,可以去县公署告我们!”

“不给赎,人就不走,你看着办!”杏年大声说,眼睛看着街的东边。高高低低的屋顶上都是白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向阳的一面有少许雪化了,往檐下慢慢滴水。有雪水滴在行人头上,有个脾气暴躁的汉子想骂人,抬头一看,闭上了嘴,他看见穿羊毛皮衣钱老爷往这边走来。

“什么事啊?姚老板和气生财哪。”钱老爷笑眯眯的走过来,钱悟本跟在后面。

钱老爷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街上的房子有一半是他家的。当铺老板见他问话,忙陪着笑脸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

钱老爷委婉地说:“六十块银元,就押了人家三件贵重的东西,晚三天,就不准人家赎当,有点说不过去。仁义值千金,开当铺是长久的事,有个仁义好名声才行,为这点事吵吵闹闹,还出了人命,不值得。尸体摆在门口,生意怎么做呢?不就是过了三天么,把当物让人家赎了,给几个丧葬费,息事宁人吧。”

当铺老板沉默不语,如今的事犯了众怒,再得罪钱老爷,今后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他看看钱老爷,看看黑压压围在当铺前的人们,两害相权取其轻,无奈地叹口气说:“好吧,看在钱老爷的面子上,让你赎当。”

荆芳菲点点头,用白手绢擦掉眼泪,眼睛看着板车上的死者,从被子下面拿出赎当的钱袋。

当铺老板哭丧着脸,大声吩咐伙计:“阿林,收了他们的当票,把当物给他们,少收三块当费,作为丧葬费,快把死人拉走!”

荆芳菲从屋里拿了当物出来,拉板车的人刚要把板车拉走,当铺老板叫道:“等一等!”

当铺老板眨眨狐疑的眼睛,走到板车边,掀开被子,看了看尸体的脸和脖子,放下被子,挥挥手,沮丧地说:“快拉走,真晦气!”

他紧锁眉头,眼露悔恨之光,如捕得一只肥羊又看着肥羊逃脱的饿狼。

日近中午,气温升高,屋檐下滴答滴答的滴水声多了起来,树上有喜鹊叽叽喳喳啼叫,好像谁家有什么喜事。有风筝在蓝天下摇摆,和旁边的老鹰一道看着街里街外的好人坏人。

荆芳菲提着有当物的钱袋,心情欢畅地跟着板车往皇塘去,把当物送回家后,跟随杏年去棺材铺买了一口黑漆杉木棺材,请人把乞丐老太太入殓,用板车拉到大坟园埋葬了。

荆芳菲的母亲三件宝物失而复得,喜出望外,她一定要拿五十块银元给杏年做酬谢。杏年只拿了五块银元,三块给拉板车的脚夫,两块给了荆培民。

荆培民不高兴地说:“她们家那么有钱,五十块银元对她家来说算什么?你别行义而忘利,不要白不要,客气什么?再说你上军校不是要钱吗?正好拿着做盘缠。”

杏年笑着说:“一码归一码,盘缠我有办法。”

荆芳菲母女从导士回来,就在街上贴卖房启示,并且托人介绍卖房子。

这天上午,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到荆芳菲家,说想买她家房子。

荆芳菲说:“就这两间房,二百大洋,你看看,愿意就卖给你。”

“不用看,二百就二百,不过,我只能先付二十元定金,剩下的要等麦收后交付。”

“那不行,我们过了年就要回上海了。”

母亲插话说:“我觉得可以,反正卖房的钱给你小姨,剩下的钱,就让你小姨来取。”

“小姨都没出过门,她不会办这些事。”

母亲说:“小姨不会,可以让她儿子来收钱啊,现在也没其他人买房子,我们也不能老在皇塘等着啊。”

荆芳菲对买房子人说:“我们商量商量,你下午再来。”

买房人走了,母亲很不高兴,训斥女儿说:“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来看房买房,你让他走了,万一不来怎么办?总不能老在皇塘等着吧?”

荆芳菲说:“你放心,那人肯定来。我觉得那人不可靠。”

“怎么不可靠?”

“买房子是件大事,一般都要带家人来看房,要讨价还价。他一个人来,也不仔细看房,也不讨价还价,这就不正常。”

“可能人家有钱,不在乎,也可能人家看上了我们的房子,怕压了价,让出价高的人买了去。”

荆芳菲刚要说话,看到杏年从门前经过,就叫他进来坐坐,说有事向他请教。

杏年谦虚地说:“你客气了,有什么事你说。”

荆芳菲就把刚才有人来买房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杏年问:“那人不是当地人吧?”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